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馆业务 > 档案保护 > 经典案例

让传统技艺重新焕发活力

发布时间:2021-08-24 湖南省档案局 www.nlbhls.com 字体:     分享:

书画装裱与修复,作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为我国各个时期书画艺术珍品的保护和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书画修复与研究工作室导师陆宗润在《北京时间》栏目《艺载中国--传奇守望者陆宗润》访谈中结合自己近半个世纪的书画修复工作经历,从探索传统书画修复工艺经历、书画修复标准与理念以及学科发展转型等方面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历经千年沉淀积累、代代相传的传统书画修复体系面貌和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学科专业知识、现代化检测仪器和保护理念后,传统技艺向专业学科发展的广阔前景。

敢于“归零”,完善传统书画修复技术的执着追求

随着明代文人书画的蓬勃发展,纸张选择主要以安徽出产的宣纸为主,当时书画作品展现的艺术审美效果与唐宋时期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之相应的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从选材、工具到标准要求也随之相应改变。邻国日本由于唐宋时期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相对完整地继承和保留了当时的装裱传统。1989年,在上海市博物馆工作十六年的陆宗润,怀着将日本的唐宋装裱修复技术与国内现存明清时期技艺相结合、构建完整的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体系的愿望,毅然放弃国内稳定、安逸的生活,以“归零”的学徒心态,东渡日本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初到异国他乡,面对语言不通、业界大公司不信任和不接纳等困难,陆宗润从社会底层开始做起,始终秉持“我一定行,因为我比别人更努力!”的信念,用八年时间熟练掌握了唐宋时期的各项技术,并开始逐步与国内主流的明清修复体系进行整合,梳理各个时期技艺发展的历史脉络,形成了中国传统修复的完整系统。

“吾随物性,美在当下”与“有可为,有可不为”的修复理念

传统书画修复包含两个要点: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包括纸张、绢帛以及颜料等),逐一修补、加固作品中破损部分,恢复承载介质的物理机能;其次,在修复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知识,分析纸张、墨色、印绶之间的相互影响,恢复作品原有的艺术审美形象。在修复标准方面,针对目前普遍认为的应当遵循“修旧如旧”理念,陆宗润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修旧如旧”本义存在含糊不清,作品创作诞生开始,它的载体、颜料、印章都在发生缓慢地变化,任何一个时期的状态都可以定义为“旧”,究竟应该恢复到哪种程度的“旧”会依据修复师个人综合素养和对作品的理解差异而有所偏差。既然作品经历的时间跨度过大,难以明确应该恢复到的样貌,修复师则应当最大限度保留作品的“古味”,尊重环境、历史和时间赋予作品的时代感,以当前保存状态最好的局部作为修复的参考标准,这即是“吾随物性,美在当下”修复理念的体现。在开始修复书画作品之前,修复师需要综合评估作品特性、保存状况、破损程度和自身技术能力,制定全面的修复方案。如遇到当前技术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则“有可为,有可不为”,宁可暂时保留残缺部分也不要贸然操作进而改变作品原貌,努力以最小程度的干预实现最佳艺术效果表现和科学保护处理的目的。

促进书画修复由传统技艺向专业学科发展的不懈努力

陆宗润认为当前修复师之间技艺的传承很多还依赖于师父的“传帮带”。这种模式下,徒弟可以长时间地跟随师父,面对面接受系统的指导,但局限性在于受师父个人知识面、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影响,传授效果难以保证。为促进修复技艺向专业学科方向发展,首先要分解操作流程,明确每一个执行步骤的规范标准、所需工具规格以及不同类型修复对象的材料选择;其次应将代代手口相传的要点、经验汇总提炼,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引入现代化检测仪器,精确量化诸如纸张、颜料、污痕等的内部机理和组成成分,为后续修复处理提供参考依据。当前修复工作需要以更开拓的视野,吸收多学科、多领域人才的参与,着重培养具备现代科学保护、艺术审美和实际修复经验的后备人才,为书画修复这项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期节目中,从追寻完整书画修复技术、以作品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修复理念以及推动传统技艺向专业学科转型三个方面,展现了传奇守望者陆宗润在修复事业这条道路上坚忍不拔的吃苦精神与孜孜不倦地卓越追求,正是有这样默默无闻、甘于寂寞的奉献者,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够得以源远流长、永葆青春。

(保管技术部杨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