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馆业务 > 档案保护 > 经典案例

档案馆整体熏蒸消毒实践探析

发布时间:2021-12-17 湖南省档案局 www.nlbhls.com 字体:     分享:

做好档案保管工作、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开展档案杀菌消毒工作是延长档案寿命、便于档案长期保存和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大力开展档案馆新馆建设,相继配备了档案保护的必要设施设备,但仍有必要定期开展库房整体消毒工作。首先,由于档案库房长时间密闭、空气流动不充分,加之档案纸质老化、印刷字迹油墨蒸发,库房内仍可能滋生有害细菌及废气,这样的环境必然不利于档案长久存放,也不利于档案馆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因此从档案保护和档案工作者职业病防治角度来说,有必要对库房进行整体消毒。其次,馆藏档案在库房外流动或在工作人员入库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各种细菌或有害气体的侵蚀,因此必须定期对库房进行整体消毒。再次,按照要求“防虫、防霉、防有害气体”应贯穿档案形成、接收、整理、保管、利用的全部过程,因此适时开展整体消毒是应有之义。2017年10月,慈溪市档案馆对库房内所有档案进行了整体消毒。本文结合市档案馆的工作实践,对档案馆整体消毒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

1.选择消毒方式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消毒方式包括臭氧消毒、微波辐射消毒(紫外线或钴60照射)、化学熏蒸消毒(使用灵香草杀菌剂、防霉剂)、低温冷冻消毒、真空充氮/绝氧消毒。市档案馆最终选择了化学熏蒸的消毒方式,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灵香草是一种产自广西的治虫植物,中央档案馆技术部、桂林市档案局曾承担了《灵香草的防虫作用及档案防虫剂研究》项目,经一系列试验和测定,科学地揭示了灵香草的防虫性能,项目于2001年1月通过技术鉴定。此外,化学熏蒸法的应用和灵香草植物性防虫剂的使用,被列入省档案局发布的《若干常见档案灾害处置一般方法》。第二,化学熏蒸法属于非残留性的一次触杀灭虫(菌)方法,它对整个库房喷洒防霉杀菌药剂,药物能均匀地分布到库房各个角落,具有消毒全面彻底的特点,且不损坏档案实体,也没有毒素残留,不会污染环境。消毒选用防霉杀菌剂,配合纯天然灵香草杀菌剂、灵香草防霉剂,杀虫、灭菌、防霉效果良好。因此选用化学熏蒸消毒方法,既具有实用性,也具有权威性。

2.规划消毒步骤 

第一,清理灰尘及调整档案排架。清理灰尘包括抽取空气样本、使用强力吸尘器将库房内档案架轨道及其他地方可能存在的灰尘及垃圾清理干净;调整档案排架是对密集架上排架过密的档案进行疏移和适当调整,确保档案实体卷宗有一定空隙。第二,计算用药剂量。根据档案密集架体积及排架档案数量进行测算,计算用药剂量,科学合理地将防霉杀菌剂、灵香杀虫剂按照比例放入每个档案架中,确保药物能挥发渗透至档案实体内,保证每层及每卷档案都能够满足消毒要求,起到杀灭各种细菌、霉菌、虫卵的作用,不至于出现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的情况。第三,密封档案架。采用五层复合膜EVOH封包整个档案架。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仪器检查封包有无漏洞,以及是否存在封装不理想之处,如有则及时修整。还要使用强力真空泵抽取封装好的档案架内空气,确保在真空环境中消灭霉菌及虫蚁。第四,对整个库房喷洒防霉杀虫药。由专业消毒人员利用专业喷雾设备对整个库房喷洒防霉杀菌药剂,确保库房每个角落都能够被消毒。技术人员还要对喷洒效果进行检查。第五,调节库房温度和相对湿度,封库熏蒸。利用市档案馆库房恒湿恒湿机组,将库房温度调节到20℃、相对湿度调节到45%左右,然后全面封闭整个库房,封闭时间为8至15日。第六,对封装的密集架进行拆封,并对库房进行清洁和通风。熏蒸结束后,消毒人员佩戴专业防护面具进入库房对封装的密集架实施拆封,再对整个库房实施全面清理,并利用通风设备对整个库房进行通风处理,同时利用恒温恒湿机组,确保库房空气清洁和温湿度达到国家标准。

3.几点注意事项

其一,要建立项目例行报备制度并加强沟通,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在项目实施前,必须要求施工企业到现场进行仔细勘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其二,在采用化学熏蒸法进行消毒时,必须由专业消毒人员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操作,操作应严格遵守规程,并

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同时档案防霉驱虫剂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萘丸、合成樟脑和氯苯类化合物,要选择无害、无污染的天然中草药防霉驱虫片,确保库房无有害气体残留。其三,消毒实施前后,要委托具有CMA(China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库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提供细菌、虫害实体在消毒前后环境中的存活对比,并出具检测报告,以此检测消毒效果。其四,档案馆整体消毒完成之后,要把“防霉、防菌、防有害生物”作为保障档案馆安全的任务之一,并建立安全预报机制、加强库房日常管理,包括加强库房温湿度管理、保持库房清洁卫生、要求不清洁的档案材料不得入库等。

——原载于《浙江档案》2018年第四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