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厚生会计历史,发扬正德厚生精神
2006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因专升本的需要,成立了校志编写组,从而挖掘校史文化,论证办学历史。作为党政办主任,我具体负责相关工作,期间,我、刘天浩、傅琴等同志多次前往湖南省档案馆调阅相关案卷。在档案馆同志的热心帮助和指导下,我们查阅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为校史编写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将学校办学的历史源头确定延申到1933年创办在楠木厅的厚生会计讲习所,找到了创办先贤,他们全都是有教育情怀和报国之志的知名学者和知名教育家。校史的不断挖掘、整理和应用,增加了学校办学的悠久历史内涵和深厚文化底蕴。
通过对档案馆提供的大量详实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考证和研究,走访校友,以及邀请教育史和财政史专家共同论证,最终,我们厘清和确立了学校校史沿革。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前身是1933年创办的厚生会计讲习所,并历经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湖南厚生会计学校、湖南省财政学校、湖南省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湖南省财贸学校、湖南省财政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湖南财经专科学校、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等校名和学制的不断演变,至今,成为享誉湖南乃至全国的一本财经名校。通过厚生办学历史成果的挖掘和研究,我们凝练了先人办学、治学的理念和精神,改写学校校训为:正德厚生,经世济用。
根据档案馆保存的资料记载,1933年初,熊崇煦、陈家瓒、李肖聃、王季范等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经济学家为适应国计民生所需,于当年4月组建董事会,向长沙市政处和湖南省教育厅申请创办厚生会计讲习所。1933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以“经字第6914号文”指令长沙市政处,准予学校登记,办学地址为长沙市楠木厅四号,并由著名的经济学家、翻译家陈家瓒任所长,教授簿记、行政财务、经济、银行、统计等学科。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学校因楠木厅被焚而停办。闯荡商海多年的商人罗徵年,得知厚生会计讲习所停办后欲复之艰难,便倾其积蓄和房产,投资复建厚生会计学校。1941年,厚生会计讲习所董事会成员调整,董事长转由罗徵年担任,经呈请长沙市政处及省教育厅批准,于同年8月在长沙西乡油草铺枫树嘴怡莊恢复招生开学。1942年,董事会成员重新调整,陈家瓒因年老多病辞去所长职务。经请批,厚生会计讲习所更名为私立厚生会计补习学校,并将学制延长至一年,罗徵年任校长。
1944年6月长沙沦陷,学校于8月迁至长沙美桐乡十九保岳祠,1945年2月转至安化城北鹿角溪刘家老屋。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下学期学校又迁回至长沙西乡油草铺枫树嘴怡莊继续办学。1949年,学校扩招,在长沙市天鹅塘右东园一号和青山祠五号两处购置二层楼房产各一栋,改建成校舍。各增招收走读学生两个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厚生会计补习学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0年9月,校长改由原董事会成员、副校长陈铸鑫接任。1952年底,湖南省文教厅和湖南省财政厅联合行文,将湖南厚生会计学校与湖南省财政厅税务训练班合并,更名为湖南省财政学校。
上面这些资料档案馆保存十分完整。为了总结办学成果,凝练、传承和弘扬办学精神,受学校委托,我们邀请了厚生老校长外孙吴涛同志一起利用上述档案资源,共同创作了史记小说《厚生风华》。该读本饱含深情地记载了先贤们怀抱着教育救国之理想,毁家纾难、兴办学校,在“困境中拔锚起航”建校的艰辛,“日寇毁校,毁灭中孕育希望”的坚毅,“战火中弦歌不辍”的感人故事。该读本于2023年10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办校9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成为学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秉承“正德厚生、胸怀天下,精诚团结、担当奉献,经世济用、追求卓越,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精神食粮,为充分彰显校史文化育人功能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都得益于湖南档案馆对历史资料的精心保存和科学维护。近几年湖南省档案馆进行电子化建设,让查询利用档案的方式更加科学便捷,历史档案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任重而道远,它如同一座神秘和而丰富的宝库,等待着后来有心人的开发。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杨安娜
长沙方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吴涛
湖南省档案馆通讯员 罗艳